几岁的宝宝最难带?有人说七八岁,宝妈们的答案竟惊人的一致!
4岁的好奇宝宝在玩耍时,
竟将“海洋宝宝”塞进鼻孔。
异物取出后,
宝宝鼻腔黏膜仍腐蚀发黑,
险酿大祸!
惊险万分
鼻腔内有黑色物质堵塞
鼻内黏膜腐蚀样改变
4岁的可爱宝宝晨晨,一周前在家中玩耍,竟将“海洋宝宝”塞入右侧鼻腔。家长发现后,赶紧将晨晨送往厦门医院,将异物取出。
但是几天后,晨晨的右侧鼻腔出现鼻塞、鼻痛、鼻出血等症状。家长见此情景,又带着晨晨前往厦门长庚医院耳鼻喉科就诊。
主诊医师刘水荣通过内镜检查,发现晨晨的右侧鼻腔内,仍有黑色物质堵塞,立即安排急诊全麻下行“右侧鼻腔探查+清理术”。
手术中,只见晨晨的鼻中隔、下鼻甲黏膜腐蚀样改变,右侧鼻中隔部分软骨裸露。经过耳鼻喉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,近日,晨晨终于平安出院。
颜色绚丽“海洋宝宝”
有一定毒性
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害
临床工作中,
刘水荣医师发现,
除了众所周知的纽扣电池因具化学物质,
存在损伤鼻腔的风险外,
深受儿童喜爱的“海洋宝宝”
也存在此类风险。
“海洋宝宝”
是一种颜色绚丽的小珠子,在水中浸泡五六个小时后,可以“长大”百倍,捏起来软软的,还有弹性。这种被称为“海洋宝宝”的玩具,因物美价廉及遇水后不断“长大”的特性,近年来深受青少年及儿童的青睐。但因其主要成分为丙烯腈、丙烯酸酯,两者均有一定毒性,对儿童的皮肤和呼吸道有害。特别是泡大后,有弹性又易碎,一旦与鼻腔黏膜紧密吸附,会增加医师取出的难度。
日常生活中,
家长如何发现
孩子鼻腔是否有异物?
刘水荣
厦门长庚医院耳鼻喉科医师
对于言语表达能力欠佳的宝宝,当家长发现其老爱用手抠一侧的鼻子,或者是其单侧鼻子经常堵塞、流脓涕,偶有涕中带血,伴鼻腔臭味,就需警惕孩子鼻腔是否有异物。
家长如若发现
或怀疑孩子鼻腔有异物
不要慌张
千万不要自己用工具取异物
鼻腔异物怎么处理?
儿童鼻腔进异物后最忌讳盲目夹取,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,去给儿童取鼻腔异物难度很大,操作不当导致鼻腔损伤是小事,异物经咽部掉落入气管后的麻烦更大。
提高警惕性,发现鼻塞,流异味鼻涕等症状,不要自行用药,要及时到医院诊治,以免耽误时间,加重病情。
家长合理引导孩子,避免把任何东西塞鼻子,耳朵里,吃饭时勿逗笑,玩耍时勿口中含物。
预防鼻腔异物注意以下几点
小件物品要收好
家居日常最好放到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。比如:回形针、纽扣电池、黄豆等。
家长加强监护
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的举动时,应及时制止并给予教育。
尽快就医
一旦发现异物已经进入鼻腔并无法取出时,请尽快送孩子就医,切勿在家自行取出,以免处理不当,引起异物堵塞气管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。
危险时刻在身边!
家中有娃
千万别放松警惕!